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每年的7月4日,全国放假一天,类似中国的国庆,但气氛没有咱们的国庆浓。记得当时我们刚来美国,还没买车,出行全靠乘免费的校园bus,所以早早地就被告知这一天所有的bus收工。当然所有的商店也都不营业。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公众的庆祝活动,偶尔可以看见个别爱国分子披着国旗在大街上show。哦,那晚学校里好像放了焰火,整晚救火车都在不停地叫。
劳动节(Labor Day)
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全国放假一天。因为和周末连着就有3天的假期,所以人们会有一些旅游的小计划,比如去附近的公园野营,因为这个时候气候很舒服,风景又好。对于学生,过了这个节,新学期就开始了。
万圣节(Holloween)
每年的10月31日,并非法定假期,所以没有放假。万圣节这一天人们在家门口一般摆放一些南瓜(装饰品)和一些糖果。孩子们穿着奇装异服到家家户户讨糖,就像friends 里面的,小朋友说着“trick or treat”,你就必须给她糖。而青年人更是疯狂,你可以打扮成任何人,传说中的,童话里的,电影里的,甚至现实中的某个名人,在大街上show, 或者参加一些party. 如果你能够叫出对方所扮演的角色名字,那么大家就很high, 一块合影,跳舞。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穿着明显偏大的西服扮成他自己的成人模样;一个女孩扮成当时最热门的总统竞选人伙伴佩琳在街头接受采访的模样;还有整个人扮成一个大饼、俄罗斯方块、吸血鬼等等,实在佩服美国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感恩节(Thanksgiving)
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全国放假一天。感恩节最早只是在新英格兰庆祝,是美国的登陆者感谢土著印第安人教他们如何种植,感谢他们给予的帮助。后来越来越多人过这个节日,演变成法定节日。学校一般从星期三就开始放了,连着周末有4天的假期,方便学生回家。传统的感恩节就是全家人以及好朋友聚在一起共进晚餐(火鸡是最典型的食物)。在感恩节前一天,一个美国朋友邀请我们到她家里提前过感恩节,因为27日那天她要回家乡和家人团聚。吃饭前每个人说出这一年你最想感谢的人和事。因为我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表白,感动得差点掉眼泪。我想这正反映了东西文化的差异。东方人一般比较含蓄,不会经常把 "I love you" 挂在嘴边,而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特易于表达自己的热情与情感,比如家人或情侣之间在日常电话结束时都会互相说 "I love you",更何况在感恩节这样煽情的场合。
我在想,在中国,抱怨的声音太多了,人们是否也要过个感恩节,至少感谢我们的父母,感谢我们的家人,朋友。怀着一个感恩的心,生活会更美好。
圣诞节(Christmas)

P.S. 圣诞节后一些商场也会有一些促销活动,主要是关于圣诞的礼品,装饰品,而且折扣惊人,75%off, 也就是2.5折!
新年(New Year )
新年对于全世界人民而言都有着共同的意义——除旧迎新。正如我上篇日记里写的,新年在美国没有圣诞节气氛浓厚。在小城里,一般没有什么公共的庆祝活动,但在纽约,时代广场的新年庆祝是世界有名的。随着12点的钟声敲响,新年气球纷纷飞起,很是壮观,所有人开始拥抱说“happy new year”.这跟上海的人民广场倒计时差不多,我想所有大城市都有这样类似的庆祝活动吧。于是我搜集了世界各国新年之夜的庆祝照片,果然不同凡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